首页 > 风采 > 子弟兵风采

重新出发 他们勇敢选择

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一次登上甲板感受海风的轻抚;最后一次酣畅淋漓的出操训练;最后一次和并肩作战的战友拥抱……一个月前的许多记忆重叠在一起,汇聚成叶小辉退役前的时光。而此时,他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选择继续学业。

  物流专业的叶小辉爱好历史,曾经的理想职业是历史老师。当时的他不会想到,两年的义务兵生涯会如此大地影响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人生规划。

  2021年3月,叶小辉加入海军,被分配至山东舰,成为一名舰上消防员。一个内陆城市长大的孩子,第一次上船,除了新鲜和惊喜,还需要克服晕船、想家等身心难题。“刚刚上舰时每天都在晕船,不要说好好训练,吃饭都成问题。”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是班长和战友们的帮助让叶小辉支撑了下去。“班长给我分享了‘独家晕船药’——每天休息时和战友聊天,让我不那么想家。”身为独生子的叶小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在这里完成了转变。

  2023年3月,叶小辉退出现役。本来复学后有机会重新选专业,但他打算继续学习物流专业。“家乡义乌的物流行业发展成熟,家中还有亲戚从事相关行业,这两年的军营生活让我能更成熟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历史依旧是我的爱好,但就业我会再慎重考虑。” 叶小辉说。

  同一时间,在黑龙江大学读食品工程专业的浙江籍退役军人程毅洁也得到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是“两征两退”改革后首批春季入伍士兵的她,在部队找到了新的学习方向。

  进入部队新训时,程毅洁被选为宣传干事。从事军事宣传工作,对程毅洁来说极富挑战性。“一篇稿子改上十几次都是常事,我也在稿件的一次次打磨中飞速成长。”程毅洁说,入伍后最大的进步是视角的转变,自己的文章逐步有了更成熟和宽阔的格局。在部队的两年中,撰写宣传稿件,拍摄专业的照片、视频……程毅洁得到多维度的锻炼。

  “原专业经常被调侃为‘天坑’,我在高考选专业时对学科不了解,也还没有认清自己的喜好。能在部队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我十分幸运。”今年3月退役后,返校复学的程毅洁根据学校政策换到了新闻学专业,现就读大学二年级。“为了不留级,我这学期补修了许多专业课程,跟上进度后,大三、大四就能有更多时间到报社实习。”开学没多久,程毅洁对未来几年的学业和职业规划就已经很清晰了。

  

有了更坚定的选择

  河南太康。2009年8月入伍,2022年12月退役,13年的服役时长、一级上士的军衔让退役后的张钢领面对着两种选择。

  如果选择领取安置金,张钢领能一次性拿到70万元左右;如果选择转业安置,按照河南省的积分政策和往年的排名情况,他有机会被安置到老家太康县的事业编岗位。

  太康县此类岗位的工资大概在每月3000元,不考虑升迁加薪、通货膨胀和银行利息等其他因素的话,张钢领需要工作20余年才能赚到70万元。

  “没有怎么犹豫,转业安置是我的第一选择,家人也支持我的想法。”张钢领今年36岁,妻子是一名教师,两人是同乡,育有一双儿女。“过去几年已经缺席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后面我想以家庭为重。”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张钢领的言语里尽是对家庭的责任和重视。同时,张钢领认为,从头创业或者自谋职业不一定有安置岗位好。编制似乎能给离开军营的张钢领带来更多安全感。

  不过张钢领并没有 “躺平”,在岗位选择上,他更倾向于技术性岗位,“我才30来岁,又当过兵,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不甘心去太悠闲的岗位。”

  在与早先安置的战友们沟通时,张钢领了解到有战友积分靠后,被安置到乡镇单位。这是张钢领最不愿面对的情况:“如果被安置到乡镇,每天接送孩子和上下班都会很不方便。”

  虽然有所取舍,但张钢领对自己的选择很笃定,转业安置影响退役后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需要对自己的性格、志向、家庭情况有全面、清晰、客观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今年6月底,张钢领的档案才能回到地方,正式进入安置程序,落实安置单位。张钢领的整个转业待安置期大概还有1年的时间。但回到家乡太康县的张钢领并没有闲着,而是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自学电子办公软件、陪伴照顾家人……这位老兵,正在认真地经营自己退役后的生活。

  

有了更勇敢的追求

  “有梦想,才有追求”,似乎是怕添加的好友不能及时看到,谢超把这句话直接加在微信名后缀上。

  2009年12月,当兵8年的二级士官谢超退役,在部队多次立功的他,按规定可以被安置到政府部门的司机岗位。可谢超的态度明确:“开车不是我的志向所在。”最终,谢超选择拿着16.8万元的退役金回乡,加入求职大军。

  起初,谢超的求职之路并不顺利。“我跟战友在招聘市场转了几天,直到招聘市场关门,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没找到。”

  也许是命运使然。一天从招聘市场出来后,一张贴在角落的不起眼的招聘广告吸引了谢超的注意——一家物业服务公司正在招聘安全主任。不知道物业做什么,也从未从事过安保工作的谢超,凭着较强的身体素质和真诚的态度,获得了退役后的第一份工作。

  2012年,已经在安保行业摸爬滚打了两年多的谢超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大跨步——他跳槽到了合肥天鹅湖万达广场做安全品质经理。从住宅物业到商业物业,谢超不再只负责安保,他真正深入到物业行业。

  没有经验的谢超直接出任经理,显然不能服众。“一次开会,我在汇报工作时把英文品牌直接读成了中文,引得其他部门的同事哄堂大笑。我脸上火辣辣的。”在那之后,谢超把商场所有入驻企业的英文名标注出来死记硬背,刻在脑子里。

  月初,谢超总是最忙。那时,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会上,总能看到谢超的身影。这位曾经的军人在战位上燃起斗志,把自我学习延伸到各个岗位。

  一次,商场加装的火灾喷淋装置工程完工,由谢超所在的部门负责验收。谢超没有选择常用的抽查方式,而是带着梯子,爬到屋顶检查每一个喷淋头的安装情况。

  “我跟同事挨个检查,竟真让我们发现了些问题。”谢超说,原来一些角落的喷淋头没有接入主管道,只是摆在那里装样子。潜在的火灾隐患被谢超一一排除。谢超在任期间,天鹅湖万达广场一直是安徽省消防实名制试点单位,供全省商场、酒店等企业、单位学习。

  2017年,谢超拿出全部积蓄,同时向政府申请了50万元贴息贷款,开始创业。

  “说是公司,其实我是‘光杆司令’。”谢超回忆说,当时招聘传单都是自己到街上发。曾经学到的人事、财务和管理知识这时派上了用场。一桌一椅,一纸一笔,谢超开启了新的人生航程。

  同年12月,谢超竞标到联合利华中国(合肥)物流园的物业管理项目。此前,园区的大货车司机抱有侥幸心理,每天午饭时总想喝上一口啤酒解乏。谢超深知酒驾的危害,便规定货车司机出厂前,必须进行酒驾测试。“保安连酒驾都管,我们也算是头一家。”谢超将安全的要求执行到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定义着自己的服务边界。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经营压力增加的谢超选择“断臂求生”,主动减少项目数量,同时转型投标学校、医院等公建项目。“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谢超的话听起来有些俗套,却是他实实在在奉行的人生格言。

  人生没有定式,谢超在用自己的选择创造答案。对退役军人来说,无论是选择复学、转业安置,还是自主就业创业,都只是一张重新融入社会的入场券,不能提供人生的所有答案。如何将从军时获得的宝贵财富,转化为职业生涯中的加分项,是他们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部分。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赵晨冉 通讯员 梅良仿)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杂志2023年04期